作者: 網壇科技 www.www.papapaimai.cn 2019-04-24
現在使用百度App時發現,其搜索結果內智能小程序的出現增多了。這實際上是百度針對智能小程序開發者在搜索流量上開放的一個重要動作,這也意味著在百度的搜索場景中,智能小程序可以獲得更多的流量。
從開放生態的建立,到面向開發者推出“布道師計劃”,再到如今全面開放搜索流量,百度正在通過更多維度的生態構建來為智能小程序行業帶來更多可能。
百度智能小程序
升級用戶體驗
智能小程序擁有非常豐富的流量場景,在搜索和信息流場景中的深度融合方式,不僅在自然流量上,其所有的商業流量也都已經全面支持了智能小程序的投放,包括鳳巢、原生、品牌廣告,以及閃投廣告。
同時,百度app場景下,智能小程序還有更多元的玩法,一方面百度app作為中心化分發平臺,智能小程序將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平臺活動及運營邏輯中來,對廣告主品牌認知形成強有力背書;以及每一個商家都有機會,在每年各種大日子里,與百度APP進行聯合營銷;并且通過首頁下拉二樓,歷史回訪等產品入口,滿足用戶回訪需求,幫助開發者進行二次觸達及營銷。
在用戶體驗上,智能小程序幾乎和獨立App無異,可以帶來更好的流量變現效果。小程序的優勢在于輕量和細顆粒度,有利于快速的用戶滲透,但并非以犧牲體驗或閹割服務為代價。
移動時代的新營銷模式,百度智能小程序讓營銷完成了從流量經營到用戶經營的升級,把握未來更加開放的環境和精準流量的需求就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紅利。
2019年注定是小程序發展的關鍵之年,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一系列動作,讓其“超級中間件”的定位布局也越發明朗。
1.消除流量焦慮
流量一直是互聯網的話題中心,可絕大多數流量聚集在幾個超級App中。小程序面臨的直接問題正是如何消除開發者的流量焦慮。
微信的選擇是去中心化,阿里近似于一種“計劃經濟”,百度智能小程序則為開發者打造了三大超級流量入口,包括搜索入口、信息流入口和私域運營入口,在流量獲取階段進行中心化的流量分發,在用戶沉淀階段鼓勵將流量沉淀為粉絲,并通過Push+Feed等多手段對用戶進行二次促活。
不同于當前互聯網上的流量補貼,百度并沒有依靠流量高峰進行一次性補貼,而是持續不斷源遠流長的流量輸出,并以此消除開發者的焦慮。
2.革新用戶體驗
類似“超級中間件”的模式是否行得通,用戶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但用戶體驗又往往是足以控制賽點的力量。
iOS和安卓的App式服務邏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Windows以網站為中心的形態,最為核心的切入點就是體驗的便利性。百度智能小程序找到了新的服務機制,一方面用戶通過搜索、語音等就可以喚醒小程序,屬于百度“讓服務找人”思路的延伸;另一方面,百度信息流在內容精準推薦上的表現可圈可點,也被應用在智能小程序的分發邏輯上。
3.回歸開放精神
中國互聯網的App總量超過400萬,可日活用戶過億的產品僅有13款。巨型App的生存形態幾乎是不可逆的,卻并不意味著開放精神沒有生存空間。
百度智能小程序在尋找開放的另一種可行性,聯合愛奇藝、bilibili、快手、58同城等十多家頭部平臺,加上包括百度地圖、百度貼吧、百度網盤等百度內部產品在內的入口,百度擁有了超過40個App流量入口和豐富的用戶場景。
這使得百度構建了一個流量規模足以超過微信的聯盟。如此一來,智能小程序不僅可以運行在百度系產品中,還可以在其他支持智能小程序的App中發布,試圖打破獨立割裂的信息孤島。
PC時代的互聯網還擁有開放氣質,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可以觸達各種資源,而非將內容和服務封閉在各個App中,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在讓開放精神回歸。
4.未來趨勢使然
互聯網要走向何處,人工智能在大概率上是統一答案,也將顛覆互聯網的現有形態。
事實上,改變已經出現。不管是百度、阿里還是其他創業者,無不篤信語音交互將成為主流的人機交互模式之一,而語音交互的核心特征就是去App化。
2019年的重要性在于,智能化、技術化、數據化的產品將加速互聯網的規則演變,“所見即所得”的服務將不再是奢望。用戶不再需要App,至少不需要在手機端安裝五花八門的App,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會是百度智能小程序“超級中間件”那樣的服務載體,一場不可避免的格局重構正在徐徐到來。
網壇科技作為百度智能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可以幫助小程序運營者進行開發、運營小程序,降低客戶的入局門檻和運營成本,未來還將會進一步推出更多營銷玩法,豐富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各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