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網壇科技 www.www.papapaimai.cn 2019-07-01
原本阿里和京東坐穩前兩把交椅的電商江湖,多年來沒有其他挑戰者。未曾想,通過微信實現社交裂變的拼多多殺出重圍,成為電商第三極。
從社交、娛樂到購物,中國人的生活被微信包圍了。而對于生長在微信上面的品牌商家、經銷商和用戶來說,無論是開往娛樂的火車,還是開往社交的火車,最終都會變成購物車。
實際上,淘寶在成立之初,便隱約有了社交云商的模樣。早期的淘寶,呈現的是類似社區的版式,買賣雙方通過在社區交流,達成網絡購物交易。而早期的聚劃算,其實也是拼團賽道最早一批的選手,手淘一級入口的微淘,也是淘寶重點孵化的內容。
但因為阿里旗下始終沒有一個社交利器,即使內部整合資源,外部相繼與抖音、微博、陌陌等社交平臺合作,還是沒有壓制住以微信生態為依托的社交云商崛起。
阿里的社交路徑,更像是將搜索式網購行為,轉變成以賣家為中心驅動的推薦式網購行為,依循的還是馬云那一套邏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社交云商實現從搜索式購物到發現式的轉化,重構了,人-貨-場的關系。社交云商擁有去中心化、發現式購買、用戶主動、場景豐富等特點,實現了引流、變現、留存全閉環,獲客成本低,購物轉化率高,打破了傳統電商巨頭的壟斷。
第一階段:萌芽成長階段
事物都是從萌芽開始的,但有了萌芽未必就會開花結果,還要看外部環境能否提供其生長發育的空間。就像中國古代在明朝后期就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一樣, 隨著中國后來逐漸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國家而漸漸被磨滅。但社交云商從萌芽開始,就有著生長的土壤和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二階段:野蠻生長階段
因社交而帶來的巨大利潤在萌芽時間得以彰顯,雖然微商城模式漸漸式微,但以拼多多、云集、小紅書等為代表的一批平臺型的社交云商逐漸興起。他們開創獨特社交云商模式并提供平臺, 客戶通過利用平臺去發展自身的社交資源,最終通過電商的方式進行賣貨變現。伴隨著一些大資本的注入,這些企業發展勢頭迅猛,這種模式也得到進一步擴大。
第三階段:百花齊放階段
2018 年是社交云商發展的一個風口,全年融資超過 200 億元,而拼多多的上市更是讓人們看到了社交云商的巨大發展空間。而 2019 年伊始,淘寶、京東、網易、蘇寧易購等傳統互聯網企業,紛紛投入重金, 開始在社交云商平臺進行布局。就連娃哈哈、王老吉、東阿阿膠等老牌傳統實體企業,也紛紛開始在社交云商領域進行涉足和嘗試。
相比巨頭而言,社交基因的電商關鍵詞在于「信任」。流量不再是問題的關鍵。 電商的核心是信任,而信任是縮短決策的最關鍵因素。正是信任促使流量產生實際的購買行為。而社交云商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更迭,都與「信任」有關。
基于信任這個關系鏈條,社交云商才有了奇襲的機會。而對大多數流量型的社交云商而言,選擇只能是切分巨頭蛋糕,也就是把原本屬于巨頭的客戶和單子搶過來。亦或是成為巨頭的合作伙伴,比如建立在弱關系基礎上的小紅書,之前就傳出了接入淘寶。
有人說,“社交云商能存活多久,不僅僅是取決于貨幣資本,更是人力資本。”社交云商以社交為紐帶,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鏈接來將商品和人之間的流程和環節再度去除的做法,最終讓社交成為驅動電商發展的全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