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網壇科技 www.www.papapaimai.cn 2019-09-26
從年初刷屏的《啥是佩奇》微電影,到星巴克貓爪杯的“意外”走紅再到優衣庫×KAWS聯名遭瘋搶……品牌營銷的風生水起展現了消費市場多元化的新面孔,同時也為營銷人帶來了更多顛覆性的思考。
在觀察了2019年上半年500+的營銷案例后,我們總結了一些洞察點,希望對你接下來的品牌戰役有所啟發:
01
觀察一
從內容共創到價值共創,品牌營銷的再一次升級
品牌營銷玩法已經再一次升級,那就是價值共創。
傳統的價值創造觀點認為,價值是由企業創造通過交換傳遞給大眾消費者,消費者不是價值的創造者,而是價值的使用者或消費者。但隨著環境的變化,消費者的角色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消費者不再是消極的購買/使用者,而己經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
案例:姚酸菜魚IP姚美麗
在“無IP,不品牌”的今天,如何打造餐飲品牌的IP,如何通過IP傳播品牌形象和深化產品概念,是每位餐飲人都需要與時俱進思考的重點。
品牌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所涉及的插畫人物,多以姚美麗為主角;
品牌客服、社群服務以姚美麗的名義為粉絲解疑答惑,給粉絲發放福利,與粉絲進行各種日?;?;
未來,姚酸菜魚將在每家門店設置一個接待員“姚美麗”。店內的咨詢、求助等服務將由她完成;
品牌傳達一種IP文化聚集一群消費者,同時與聚集起來的消費者交流,共同維護品牌。
點評:價值共創對品牌和消費者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讓消費者參與價值共創,幫助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價值等,這些構建了品牌區別于其他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消費者通過參與價值共創,可以獲得成就感、榮譽感,通過整個價值共創的交互獲得獨特的體驗。
02
觀察二
得偶像者得天下,真實偶像VS虛擬偶像的營銷之道
新生代偶像小鮮肉搖身一變成為帶貨利器,合理的運用不僅能最大化提升品牌傳播、產品口碑,還能拉動一大波銷量。
在2019年上半年里,除了真實偶像營銷之外,“虛擬偶像”也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趨勢。大多數人或許不能理解人們對“虛擬偶像”的追捧,認為這些是不真實且沒有意義的。但對于很多喜歡嘗試新鮮感的年輕人來說,真實與不真實之間的邊界已經沒有那么明顯了。
案例:肯德基上校
點評:“虛擬偶像”受追捧的背后,實際也意味著其蘊含著無限的商業價值。
其高度的可控性和完美偶像的人設,相信會成為很多品牌接下來的選擇。真實偶像雖然流量很大,但是品牌選擇代言人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和虛擬偶像合作就顯得簡單得多。
這兩者的抉擇具體還是要結合品牌調性和風格進行,但兩者并不矛盾。
03
觀察三
國潮崛起的背后,不只擁有一種力量
近幾年來,國潮復興一度成為營銷界和時尚界的熱詞。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所孕育出的品牌力量加上新鮮時尚的原創設計,老牌國貨再度獲得年輕消費群體的支持與喜愛。在2019年上半年,國貨老品牌也是齊齊搞事情,掀起一陣又一陣國牌浪潮。
案例:麥當勞與口碑綜藝《上新了·故宮》
麥當勞與口碑綜藝《上新了·故宮》跨界合作,打造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兒童節體驗。六一期間,麥當勞推出“十公主童頑故宮”系列產品,并特別打造兩款“故宮桶”套餐,用經典美味和寓教于樂的玩具陪伴孩子們歡度兒童節。
麥當勞中國首席市場官須聰表示:“麥當勞致力于推動一代又一代兒童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故宮文化傳承千年,玩具則附載著無限的愛,我們希望將兩者結合,為每個在兒童節來到麥當勞的家庭帶來難忘的體驗。”
點評:《2019社交和內容趨勢觀察》報告中說過,2018年以來,在博大精深、典雅雋永的中華文化的加持下,具有獨特韻味的中國風逐漸成為潮流。不僅有老牌國貨積極跨界,也有傳統IP文創與品牌合作生命力的煥發,還有古風綜藝傳承經典。可見中國風已經勢不可擋。
04
觀察四
企業/品牌營銷進入短視頻輸出內容成為趨勢
想打動人心,必須會講故事。故事是最好的內容形式,擁有優秀的內容營銷故事力將成為企業/品牌營銷必備的能力。
如何讓你的內容為你的企業/品牌曝光服務是一個值得所有營銷人思考的問題。
案例:松哥油燜大蝦抖音100W+播放“松哥第一鏟”
故事也可以是吃法,一般食肆上菜的方式無異于用盤子或者直接整個鍋上菜的,而松哥竟用起了鏟子上菜!鏟子的體型龐大,用它來上菜霸氣十足!在服務員一聲號令下敲響銅鑼,松哥第一鏟迎面而來,
松哥第一鏟的上菜方式儀式感十足!這種創造性的吃法讓松哥在抖音迅速成為網紅,抖音播放量超過100W。
點評:優秀的品牌廣告,需要讓創意和生意共生。當然,這對品牌主和廣告主也是很大的挑戰。
05
觀察五
爆款周邊不斷,品牌跨界出圈將持續進行
消費人群的細分化和圈層化,使得品牌不僅要學會深度“入圈”還要會跨界“出圈”。通過跨界合作打造爆款周邊的方式可以沖破原有圈層的桎梏,獲取更多的消費者和用戶。
案例:星巴克貓爪杯
案例:優衣庫×KAWS聯名T恤
點評:跨界背后是價值觀、生活方式、用戶體驗等的共享,爆款周邊的背后是對消費者心理需求的極致探索和精準把握,這些合作可能會帶來意外驚喜,為品牌開拓新的機遇,也可能成為雷點、槽點,陷入尷尬的境地。所以在合作前,系統的市場調查和利弊分析就顯得格外重要。
06
觀察六
增長套路失效,營銷需要快準狠
“營銷戰爭”硝煙四起,2019年的核心永遠是增長、增長和增長。各大平臺和品牌繼續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奪流量和聲量。但在市場增長放緩,營銷套路逐漸失靈的大背景下,想進一步擴大用戶規模、提升用戶粘度就必須找到更新更好的傳播解決方案。
當玩法升級,策略下沉,依舊還是三個字總結,需要:快準狠。
案例:瑞幸“逐鹿百萬大咖”,瓜分500萬現金活動
點評:給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僅僅需要創造不同與以往的玩法,更重要的是要調動用戶積極性。普通新奇的套路頂多吸引用戶的目光,但要想用戶真正可以沉浸式玩起來,則需要誠懇、創新、大方的玩法。
而現金的吸引力比起常規的優惠折扣更加能夠刺激用戶真正行動起來。
綜合以上的精彩營銷案例后,其實你會發現:從來沒有哪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消費者會如此力量強大,又難以琢磨;也從來沒有哪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消費者會如此孤獨無助,又難以滿足。
接下來還有怎樣令人眼前一亮的營銷內容和形式,我們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