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網壇科技 www.www.papapaimai.cn 2019-05-16
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農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這近幾年以來互聯網的發展十分迅猛,對許多社會領域都已經有了深刻的影響。然而農村地區互聯網建設與信息化進程比較緩慢,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新農村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信息全球化時代,便捷的互聯網已逐步變成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一個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互聯網現在也已經成了個人工作生活和各種政治經濟活動的平臺,日漸影響到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轉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互聯網時代農村有哪些現狀呢?
1、網絡覆蓋率達到一定規模,普及率逐年攀升
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29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5653萬人?;ヂ摼W普及率為59.6%,較2017年底提升了3.8個百分點。其中農村網民規模達2.22億,占整體網民的26.7%,較2017年底增加1291萬人,增長率為6.2%;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8.4%,較2017年底提升3.0個百分點。
2、運營電商模式脫貧,未來紅利在農村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農民網上開店直銷農產品、線下搞旅游觀光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有不少敢想敢干的農民甚至闖出了不小的名堂,干出了不小的動靜。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店村"和"網店鎮"的不斷出現,不得不說未來互聯網的最大紅利源頭就是在農村。而且,必須要承認的是互聯網也在改變著農村,已經成為了振興農村建設的一股新的中堅力量。扎根在農村的新農民利用互聯網的成功也是全國所有鄉村的一個現實縮影,在未來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村脫貧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3、互聯網設施不健全, 鄉村基礎設施薄弱
鄉村地區移動手機網絡普及率可觀,但科技含量稍高的智能設備及互聯網覆蓋率嚴重不足。學校上網硬件設施配置較低,教師與學生無法及時獲得共享的優質教育資源,鄉村教學方式和質量難以內涵式發展,導致鄉村地區入城求學的“陪讀家庭”數量逐年增多,成為空心村的一大誘因。同樣,鄉村簡陋的醫療設施使醫生缺少遠程培訓和講座學習機會,對鄉村地區的公共衛生教育與預防教育工作難以開展,對患者病情難以得到及時的科學診斷和醫治。
4、互聯網式的營銷模式生疏, 鄉村旅游資源未有效整合
鄉村旅游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無干擾的人文與生態等特色,迅速成為一種深得人們喜愛的休閑游憩方式。但在鄉村旅游中,無線 W i-Fi、電子地圖、APP 支付等網絡設施極低的普及率,很大程度上降低游客的游覽便捷度和舒適度。對于鄉村地區來說,旅游信息和文化信息利用互聯網高效的平臺宣傳意識不足,互聯網營銷模式生疏,農副產品滯銷或廉價處理。
5、信息化和網絡化數據平臺建立尚未完善, 鄉村電商發展受阻
在互聯網電商大行其道的時代,鄉村電商發展是大勢所趨。然而,在偏遠的鄉村地區,落后的交通設施與不健全的物流體系,相對落后的科技水平與不完善的基礎設施,使得鄉村信息數據平臺建立難以實現,使得鄉村地區對網絡使用、網絡電商的認識嚴重不足,電商在鄉村地區的發展遲遲得不到突破,成為鄉村電商與經濟發展的主要阻礙。